一、教學基本運行情況
本周研究生線上課程400門,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課程36門,MBA及MPA課程43門;教學班648個,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教學班40個,MBA及MPA教學班84個;線上課程覆蓋研究生39526人次,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968人次,MBA及MPA研究生6004人次。本周來自23個學院(教學單位)的465名任課教師參與到線上教學事情中。
爲保證線上教學效果,研究生院及各學院繼續對課程進行督導抽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任課老師做出調整。根據各學院(教學單位)的統計,本周整體出勤率爲96.51%,15個學院出勤率超過95%,8個學院出勤率達100%,以在職學生爲主的MBA和MPA整體出勤率達98.64%。
各學院在保證線上教學順利實施的同時,積極開展教學模式和方式要领革新,加強教學督導,有力保證了線上教學質量。
二、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准思政,推進理論課堂與網絡課堂有機融合
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的《自然辯證法》課程本學期共計開設16個教學班,3951名研究生選課。爲保障教學質量,學院建设了線上教學領導小組,統籌制定事情方案,全員參與教學准備事情。因《自然辯證法》爲大面積課程,每個教學班選課人數多,爲保證線上教學效果,任課教師進行了多輪測試,教研組深入研討、交流,確定授課平台,收集並共享教學資料供研究生線下同步學習。
《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中注重聯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實際和當今科技倫理問題,契合理工科學生需求,運用曆史縱向對比和中外橫向比較等要领,結合大量的音像資料、文學作品、理論文章、曆史文獻等參考資料,詳解疫情防控的曆史現象和現實應對措施,掌握研究生思政課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注重在線互動交流討論,啓發和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充实利用和發揮線上教學的互動優勢,掌握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相統一,不斷提高線上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有力推動課堂教學精彩紛呈、精致有效。
龍小平老師進行《自然辯證法》線上教學
同時,從學校、學院、課程組三個層次加強課程督導,多措並舉保障線上課堂教學質量。任課教師加強課堂考勤、教學互動,既督促學生認真學習,也爲探索創新教學方式、建設在線課程提供數據依據和教學經驗;課程組定期召開教學研討,商討線上課程授課計劃、總結線上教學經驗、研討教學中遇到問題並尋找適當的解決方案;由學院領導、專家教授、教學秘書組成的學院研究生教學質量督導小組制定了詳盡的教學督導方案,重點關注教師授課過程和學生學習情況,並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列位老師,促進問題解決,保證在線課堂教學質量。
三、醫學院教師戰疫前線授課,讓抗疫經曆成爲最生動的實踐教學
本學期醫學院開設16門研究生課程,共計39名任課教師參與授課,其中多位老師都來自學校附屬醫院。疫情發生後,他們沖鋒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一線,有的老師奔赴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進行緊急支援。身兼醫生和教師雙重身份的醫學院老師們,在抗疫第一戰場與病毒“厮殺”的同時,又在學校在線教學的號令下快速集結,奔向抗疫“第二戰場”——醫學課堂。
帶著諸多困難,醫學院的老師們前腳剛走出應急病房脫下防護服,後腳馬上就奔赴在線授課的課程組討論會。課程組制定在線授課教學預案、緊急調整原教學計劃、快速確定備用師資、利用一切時間熟悉在線平台……面對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有限的時間精力,他們用醫者抗擊病毒般的高度責任心籌備在線教學的每一個細節。
《臨床藥學實踐》課程的任課教師楊勇是醫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四川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四川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3月18日,楊勇的《臨床藥學實踐》如期開課,開始了他在武漢一線的網課“首秀”。第一節課就圍繞新冠肺炎治療講解臨床藥學實踐。他結合方艙醫院藥品供應保障與藥事治理、新冠肺炎藥物治療中的熱點問題等內容,講述了他在武漢方艙醫院的抗疫經曆,總結救治事情的經驗和思考,爲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實踐課。他希望同學們能夠不忘醫者的初心和使命,打牢紮實的專業基礎,做好醫患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鍛煉好身體,成爲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醫生、好藥師。
醫學院《臨床藥學實踐》任課教師楊勇副教授
四、航空航天學院強化教學保障機制,師生同心共築“雲”課堂
航空航天學院以“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創新模式、保證質量”爲總要求,充实發揮老師的主觀能動作用,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使命,讓學生在家放心學習、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院建设了由分管研究生教學院長、研究生教學質量小組專家和研究生科全體老師組成的教學督導小組,小組成員通過專題會議、系列培訓落實方案、抓好細節、不斷優化在線教學督導模式。開課前召開線上教學事情會,紮實推進各項准備事情,保障線上教學順利開展。學院任課教師積極進行信息化能力充電、線上教學技术提升和線上教學內容准備,最大限度地保證線上教學效果。
正式開課後,學院高度重視線上課程的質量監管事情,召開線上教學事情專題會議研討部署線上課程質量監督方案,確定每門課程2名質量小組專家跟蹤,專家對其負責督導課程進行開課前的教學資料審查、教學中全程跟聽、課後及時就線上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與任課老師溝通,實現線上課程質量監督全過程覆蓋。列位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嘗試與探索,不斷完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信息化、現代化水平和網上課堂的建設能力,爲教學研究與革新打下基礎。
航空航天學院質量小組開展督導事情
目前仍身處湖北省十堰市的孫彬老師,連續6年承擔研究生課程《任務載荷數據融合理論及應用》的教學事情,該課程也是“一流相助夥伴計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共建精品課程,其本人因教學能力突出,獲得“成電研究生教學優秀獎”,並成爲學院教學質量小組中的一員。無法走出家門的孫彬老師,面臨迫切的在線教學任務及對學院研究生課程的督導任務,她克服了設備老舊、網絡不暢等諸多困難,接纳騰訊課堂直播、SPOC課程等方式,組織學生集中學習和分階段討論,利用搶答等方式與學生加強課堂互動,同時提供視頻、電子資料供學生自學,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課程在線教學任務和督導事情。
孫彬老師進行《任務載荷數據融合理論及應用》線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