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学校第十届“研究生學術交流月”运动开幕式暨未来移动信息网络创新论坛在清水河校区举行。副校长程玉华出席开幕式,中兴通讯副总裁段向阳、中国电科团体首席专家顾杰研究员等嘉宾加入运动。
程玉华在致辞中体现,電子科技大學 “研究生學術交流月” 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需求、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要害平台,已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标志性品牌。在第十届交流月这一重要节点,学校聚焦要害技术领域,围绕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精心筹备了一系列高水平课程与讲座,未来移动信息网络创新论坛更是接纳专家陈诉与青年学者对话的双轨模式,搭建起产学研深度互动的交流平台,希望同学们掌握本次交流月运动时机,提升自身能力,为生长为国家科技事业的栋梁之才筑牢基础 。
作为开幕运动的重头戏,未来移动信息网络创新论坛吸引了海内通信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论坛上,行业精英们从差异维度分享前沿结果与趋势:中兴通讯副总裁段向阳以 “面向 6G 的通感一体化要害技术及原型实践” 为题,介绍了企业在 6G 研发中的突破性进展;中国电科团体研究员顾杰从信号与信息处置惩罚视角,剖析通信系统与频谱利用的前沿趋势;维沃通信研究院张晨璐博士通过 “偶数期待” 主题演讲,梳理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脉络并展望未来生长;電子科技大學袁晓军教授聚焦近场定位算法设计,展示基础理论研究的工程化应用结果。我校博士后余开文、刘轲,博士研究生姜文俊、馬滕分別做報告,圍繞語義傳輸、太赫茲通信、數字孿生通信、通感一體陣列處理等偏向,介紹了我校研究生群體在通信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本次论坛由研究生院主办,通信抗滋扰全国实验室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承办。学校200余名研究生、教师代表参会。据悉,第十届“研究生學術交流月”运动以 “校内与校外、海内与外洋、科学与人文” 三结合的培养模式,聚焦要害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交织融通” 三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运动汇聚 200 余位院士、总师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将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人工智能等七大专题,开设近 200 门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与讲座,为师生提供前沿技术、工程实践及交织学科的系统学习平台。目前,200 余名学校研究生、教师代表已加入其中,本届运动预计将连续至 7 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