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基本運行情況
本周研究生線上課程400門,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課程36門,MBA及MPA課程43門;教學班643個,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教學班40個,MBA及MPA教學班84個;線上課程覆蓋研究生39414人次,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968人次,MBA及MPA研究生6004人次。本周來自23個學院(教學單位)的463名任課教師參與線上教學事情。
爲保證線上教學效果,研究生院及各學院繼續對課程進行督導抽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任課老師做出調整。在出勤率方面,根據各學院(教學單位)的統計,本周整體出勤率爲98.47%,以在職學生爲主的MBA和MPA整體出勤率達98.74%。
二、留學生克服時差,共守“雲端”課堂
在本次線上教學中,留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群體。一方面,約20%留學生在境外存在時差和網絡問題,造成通知接收差异步、反饋差异步的情況;另一方面,大部门授課平台僅支持中文、留學生無法申請QQ號等問題,又爲留學生在線授課增加了新的難題和挑戰。
爲保障留學生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根據研究生院出台的相關問卷,國際教育學院及時制作並發布了《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留學生教學事情指南》雙語版、學習平台操作手冊雙語版,指導全校留學生加入課程平台及授課QQ群。同時,積極組織學院做好教師和學生的在線測試,課程預案准備,盡可能制止因爲技術原因造成延誤學生學習的情況。對于時差問題,通過課程錄播與線上答疑相結合的形式,並准備了線下課程教學學習資料、電子教材及多媒體課件作爲預案,爲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線下學習提供便利。
国际教育学院充实利用问卷视察,收集学生意见,并实时提醒学院和任课教师做出调整。同时,与各学院领导建设留学生课程线上巡视、教学质量督导团队,增强双向督导,保证线上授课质量。
三、及時總結經驗,積極推進教學革新
開展線上教學以來,任課教師在做好線上教學富足准備的基礎上,更及時對乐成的經驗進行總結,和研究生課程的教研教改相結合,積極推進教學革新。
《工程倫理與學術道德》課程是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公共基礎課,本學期共計888名研究生選課。該課程以價值塑造爲焦点,以工程職業倫理教育爲重點,培養和提升工程師和其他工程實踐者的社會責任感。2019年起,該課程承擔了全國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線課程建設項目任務,在課程視頻、資料建設等方面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在線教學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落實案例教學和參與、互動教學的要求。爲了解決這一難題,課程組制訂了周詳的教學部署,將視頻、討論和做題交织,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同時充实利用在線教學及時反饋的優勢,統計學生學習效果,及時調整進度和方式,未來也可將此融入到線下教學中,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優勢互補。
外國語學院開設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英語》《博士研究生英語》和《直博生英語》三門課程是研究生的公共基礎課,本學期共計開設63個班級,涉及教師26名,其中,中方教師14名、外方教師12名。作爲課程首席,李京南教授對于在線課程並不陌生,她負責的《工程交流英語》乐成入選2019年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線課程立項建設名單。她認爲直播是慕課的“升級”,可以即時接收學生反饋,課程效果越发自然。她帶領課程組老師一起參加培訓,適應新的教學方式,課程組的老師們也在課後及時在群內分享問題與經驗。課程組還爲外教配備助教1名,以便身處全球各地的外教能更快適應在線教學平台。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論文寫作基礎》是一門2019級博士和碩士的必修課程。自2019年9月課程組啓動事情後,在黃洪鍾教授的指點下,課程組8位老師多次召開課程研討會,研討課程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根據機械工程學科、電氣工程學科的差异,分工准備授課內容和課件。該課程本學期共開設電氣班1個,機械班5個。在得知本學期需要在線上課的消息後,課程組立即制作網上問卷,分班收集學生們對研究生寫作的理解和看法,根據最後班級的反饋數據分析,調整各班的授課側重點。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通過課程QQ群將教學部署、上課平台、課程參考质料、課件等质料發送給學生。在直播課程中,老師們充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課程的研討中來,課後及時收集學生的意見,對授課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整。課程組体现,在接下來的在線課程中,會繼續做好師生互動,讓這門新開課程成爲學生科研論文寫作的知識來源和儲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