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基本運行情況
本周研究生線上課程381門,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課程44門,MBA及MPA課程30門;教學班601個,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教學班48個,MBA及MPA教學班55個;線上課程覆蓋研究生34867人次,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1071人次,MBA及MPA研究生3709人次。本周來自23個學院(教學單位)的453名任課教師參與到了線上教學事情中。
爲保證線上教學效果,研究生院及各學院繼續對課程進行督導抽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任課老師做出調整。在出勤率方面,根據各學院(教學單位)的統計,本周整體出勤率爲94.38%,以在職學生爲主的MBA和MPA整體出勤率達97.40%。
二、质料學院充实准備,線上教學精心設計效果良好
质料學院本學期共計17門課程進行了線上教學,24名任課教師參與線上教學事情。自線上教學事情開展以來,质料學院及時調整研究生教學部署,組織任課教師進行線上測試、篩選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等准備事情,開展教師在線平台使用及線上教學技术培訓,不斷細化和完善事情方案,爲線上教學做好充实准備。每門課程部署助教一名,協助老師做好教學輔助、學生溝通事情。經過前期師生的充实准備和溝通,所有課程均順利開展。開課後,學院研究生教學質量小組專家對每門課程進行督導聽課,及時分析總結任課教師上課情況,並在學院內分享線上教學經驗,促進線上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质料學院李含冬老師開設的《高等固體物理》課程圍繞“固體质料”當前科技前沿問題展開教學。課程注重知識的邏輯性和看法性,在提高學生知識深度、引導學生進入科研前沿領域的同時,李含冬一直在思考如何制止陷入過多枯燥理論推導的問題。線上教學期間,李含冬對課程內容、教學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置,通過專題研討、分組討論等方式,將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充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质料學院李含冬老師進行《高等固體物理》線上教學
三、研究生精品課程探索線上教學,信息技術助力教學革新
經濟與治理學院方佳明教授開設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是治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焦点專業基礎課之一,同時也是學校立項的研究生精品課程。方佳明在多年的執教過程中,不斷思考與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更好地促進教學的開展。在本次線上教學中,結合各軟件的優勢,方佳明綜合使用了Zoom在線直播+視頻錄制+群討論與分享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群討論與分享的環節中,方佳明會要求差异專業配景的3-4名學生組合在一起完成數據分析案例,並在課程群內分享小組的彙報數據並分析案例。學生需要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获得方案和分析結論,並積極參與到課程的互動中。方佳明將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作爲課程的立足點,在課程內容設計中鼎力大举加強價值觀教育,將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課程思政內容融入數據分析的案例配景當中,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爲重要環節,將思想政治事情潤物無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經管學院方佳明老師進行《數據分析與決策》線上教學
四、《中國概況》課程以文化人,助國際學生理解認同中國文化
《中國概況》是來華留學研究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內容涵蓋了中國地理、曆史、思想、政治、經濟、文學、科技等各個方面,是留學生系統了解中國國情的一門重要文化類課程。如何較好地在線上組織教學,實現教學目標,是課程組主攻的偏向。課程組龍梅、李嘹亮、李書簡三位教師結合具體案例,以“慕課+QQ群討論”爲主的模式進行教學,以課前提示重點、課中輔助、課後組織熱點話題討論等形式,使留學生透徹了解中國,並在QQ群互動中潛移默化地激發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模式的真正理解甚至認同。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老師和學生在線上課堂中已經能夠自如地互動,學生反饋也越來越及時有效。原本以爲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在線上教學時可能會比較懶散,但事實並非如此。有的學生半夜三更爬起來上課,有的甚至調整自己和北京時間同步,還有的學生拉來了全家人一起來課堂“打卡”,無法實時參與課堂的學生也主動觀看回放並提交作業。線上教學不僅沒有影響課程的效果,反而因更靈活的交流方式,鼓勵了更多學生參與和表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许多留學生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新冠病毒肺炎戰“疫”结果、傳統思想文化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來華留學研究生參加線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