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基本運行情況
本周研究生線上課程242門,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課程25門,MBA及MPA課程42門;教學班409個,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教學班28個,MBA及MPA教學班74個;線上課程覆蓋研究生21715人次,其中來華留學研究生526人次,MBA及MPA研究生4809人次。本周來自23個學院(教學單位)的271名任課教師參與到了線上教學事情中。
爲保證線上教學效果,研究生院及各學院繼續對課程進行督導抽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任課老師做出調整。在出勤率方面,根據各學院(教學單位)的統計,本周整體出勤率爲96.00%,以在職學生爲主的MBA和MPA整體出勤率達94.82%。
二、積極參與在線公益講座,總結分享線上教學經驗舉措
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先後發出《關于征集抗疫期間研究生教育教學新舉措和新需求的函》《關于開展“疫情防控我行動,在線教學我支持”公益行動的倡議》,征集分享各會員單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應對疫情的有效舉措、典型事例。我校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通過錄制視頻,總結和宣傳疫情期間學校開展研究生課程線上教學的典型舉措、乐成經驗,分享任課教師乐成實施線上教學、開展教學模式革新、提升教學質量的典型案例,與全國兄弟高校積極交流。
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雲端”教學事情分享
研究生院副院長、研究生培養處處長蘭中文教授代表我校作了題爲“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雲端’教學事情分享”的報告,分享我校在此次研究生線上教學中的乐成經驗。他從“雲端”教學前期部署、“雲端”教學信息服務、“雲端”教學督導事情、“雲端”教學經驗總結四方面分別展開陳述。
蘭中文說,在前期事情中,研究生院切實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相關通知要求,保障師生身體康健和生命宁静,狠抓落實,堅決貫徹“二十四字方針”,實現師生“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制定事情方案,多途徑調動和發揮學院、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並針對特殊問題做好預案。同時,在研究生院網站開設線上教學專欄,集中發布了《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教學事情指南》等資料,指導全校師生參與線上教學,分享最新動態和乐成經驗。研究生院還建设了線上教學相關事情交流群,並通過微信公衆號、QQ群、微信群等多途徑發布通知,保障“雲端”教學事情如期順利開展。
爲保障線上教學質量,研究生院制定了“雲端”教學督導事情方案,落實校院兩級教學督導機制,實現課程督導全覆蓋,每周發布教學周報分享學院和任課教師的好經驗、好做法,反饋督導意見促進任課教師提升教學質量。同時,爲了解研究生線上學習效果,發布了學生線上教學問卷調查,統計發現,選課學生對我校線上教學滿意度達95%以上。各學院、各課程組也積極通過在線會議等方式開展教學經驗交流分享,總結乐成經驗,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混淆式教學革新探索,加強課程建設。
2020在線教學一場新的“修行”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王科盛副教授從一名教育事情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從二月開始進行線上教學事情的心得體會。二月伊始,他便和學校其他老師一起參與到學校組織的線上教學准備事情中,學習各類線上教學平台的操作要领,並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線上教學質量。他說,2020年是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線上教學實踐,在線教育這件事,國內與國際同行幾乎是同時起跑的,可以由我們引領和創新,化危“機”爲“機”遇。他將線上教學原則總結爲了一句話:一曰簡,二曰繁,三曰再修行。所謂“簡”,就是說,雖然線上教學的授課形式與線下教學差异,但老師在其中饰演的角色是亘古不變的,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行教學,即是爲了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和鞏固知識,形成思維、探索要领及實踐能力,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循序善誘、層層推理,達到讓學生對學習“欲罷不能”的效果。所謂“繁”,就是通過利用現代工具,更好地幫助學生遍曆知識和構建聯結,讓“教師少教,學生多學”,而不是做成電視秀、數字教材、在線問題集錦。所謂“再修行”,就是說,線上課程是一種較新的教學形式,如何更好地開展線上教學事情,還任重道遠。
《工程倫理與學術道德》在線教學的經驗交流
《工程倫理與學術道德》是面向全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是我校建設的研究生精品課程,同時也是全國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線課程建設項目。疫情發生後,課程組積極調整教學方案,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受到選課學生的廣泛贊譽。
經濟與治理學院陳光宇教授代表課程組分享了此次線上教學的實施經驗。他說,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通過幾年的建設,已構建了一支由11名老師組成的多學科融合的《工程倫理與學術道德》課程組。爲保證線上教學質量,課程組進行了充实的課前教學准備,積極更新授課內容,結合當前疫情補充講解相關知識點,開展課程思政,如在工程技術維度知識點講解時,介紹無人機宣傳抗疫、方艙醫院和基站建設中可能涉及的電子工程倫理問題,以Facebook事件案例分析大數據使用中的倫理問題,以自動駕駛技術案例剖析了人工智能工程倫理問題等,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
授課過程中,課程組通過視頻、客觀題投票、主觀題討論等形式開展教學互動研討,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進行了考核革新。加強教學過程考核,著重考查同學們在線活躍度、團隊協作,以及基于真實工程配景的大作業、案例研討、案例分析報告等情況,既鞏固、深化、串聯和綜合應用已學知識,也培養了同學們的倫理知識、倫理困境分析與判斷能力。通過對比分析線上和線下教學特點,課程組積極討論課程建設方案,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各自的優點、取長補短,豐富教學層次,不斷優化課程質量。
此次的3場在線公益講座受到了兄弟高校的高度肯定,學會對我校的積極響應和支持体现感謝。學校將繼續緊抓教學內涵建設,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穩步推進教學模式革新,做好宣傳、分享和交流事情,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